2009年1月31日星期六

用chrome在flickr显示不了图片


版本2.0.159.0
阅读全文...

Goolge摆乌龙


阅读全文...

代码泄漏GDrive的存在

通过源代码,Google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宣告了GDrive的存在。以间接的方式,Google又为用户们期盼已久的在线储存服务GDrive做了宣传。
博客Philipp Lenssen从Google Pack相关的javascript文件里发现了指示GDrive存在的代码。这些代码将GDrive归类为“在线储存和备份设备”,将其描述为“GDrive为您的所有文件,包含照片、音乐和文档,提供了可靠的存储”,“GDrive允许您随时、随地,使用任意设备——桌面、web浏览器或手机——存取文件”。
阅读全文...

2009年1月30日星期五

国富民穷 中国家庭“内虚”到无法内需?

● 叶鹏飞
http://www.zaobao.com/zg/zg090130_508.shtml

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1月5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透露,2008年中国财政收入料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万3000多亿新元)。

  央视《新闻联播》同一天报道说,国有中央企业2008年营业收入11万500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约7000亿元,同比下降30%左右,上缴利税达到1万亿元,同比增长20%。

  报道指出,扣除去年初冰冻灾以及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在1万亿左右,与2007年基本持平”。

  这些数据除了说明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大,也显示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强势地位;但是它也同时揭露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隐忧——国富民穷。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陈志武的计算,到2006年年底,中国国有土地的总价值约50万亿元,11万9000家国有企业资产总计约29万亿元,国有资产总价值约79万亿元;然而到2005年年底,中国全国城镇居民的总资产价值在21万亿元左右,换句话说,只有大概四分之一的资产性财富在民间。

  2008年财政收入每6元就有约1元来自国有中央企业,说明这个格局并没有改变。

  陈志武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从1995年到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平均每年上升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年均增长只有6.2%。

  他表示,一个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与资产性财富升值收入;可是中国民众享受的只有劳动收入。他质疑中国社会财富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失衡的分配后果:“很多经济学家讲我们必须改变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必须通过内需增长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但是财富升值的收益没法流入老百姓手里,他们如何消费?”

  通过刺激民间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正逐渐成为中国政府应对这轮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策略。胡锦涛去年11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时强调:“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欧洲进行“信心之旅”的中国总理温家宝27日表示,中国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因为中国“内部需求很大”;并且“采取了正确的扩大内需政策”。
  在中国经济增长两大引擎——出口与投资——同时失速的当儿,拉动消费刺激内需的思路显然正确。可是在具体措施层面,刺激消费的转型策略却面临不少困难。

“新三座大山”没解决

  当局打出两年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王牌,距离温家宝口中的内部需求(民间消费)仍然有一段距离。批评者形容4万亿主要花在“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的建设——依然是传统公共投入拉动需求的老路子。

  此外,2008年中央财政支出并没有看到对于改善民生,保障消费信心大刀阔斧的作为。政治观察者吴木銮就指出,去年财政的教育支出虽然增加了47%,达到1582亿元,可是仅占全国收入2.63%;医疗支出833.6亿元,仅为全国收入1.39%;社保和就业支出为2761.6亿元,为全国收入4.6%。

  换句话说,民间抱怨的“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问题还无法有效解决。政治评论者莫之许说,2008年年末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会诊:内需不振、社会保障体制滞后、投融资体制亟待改革等病因,以及启动内需、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加强外向型经济等方法,与10年前的1998年仿佛。

  莫之许认为,10年轮回,人们依旧慑于不确定的预期而不敢花钱。他说:“经过10年来住房、医疗、教育的强迫内需,大多数中国家庭已经‘内虚’到无法内需了。”

  要真正实现从出口与投资的增长策略转变为内需拉动,论者莫不希望当局能利用危机进行结构性改革。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在一篇分析内需的文章中说:“准确地说,中国的要害是‘民需’不足;抑制‘官需’、提升‘民需’才是结构调整的关键。”

  陈志武在接受大陆媒体专访时,提出三点来解决国富民穷的弊端。

  他说:“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三件结构性改革,一是民主宪政制度改革,二是减税、退税,三是将剩下的国有资产做民有化改革。”
  陈志武建议“退利于民”,通过把国有资产产权注入国民权益基金,让国有资产的升值和盈利直接进入民众的消费预算中。

  与任何改革一样,活化内需的体制性调整,必然要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好处;而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却不容决策层在解决问题与利益格局的平衡木上踌躇太久。

阅读全文...

2009年1月29日星期四

北京天子大酒店



据住在福禄寿小区的网友介绍,该上班族每天早上睡眼朦胧路过此建筑上班时,透过若隐若现的薄雾,看见三位神仙爷慈祥的硕大面容,总是数年如一日的,一个激灵被吓醒...
阅读全文...

2009年1月28日星期三

重压之下的越南媒体

美国《时代》杂志中文版(博主翻译)
http://blog.tianya.cn/blogger/trackback.asp?BlogID=534653&PostID=16365182


新规出台限制越南的言论自由。
  
  Jan 15th 2009 | SINGAPORE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harryge/译
  
  像中国的同行一样,执政的越南共产党眼下对于批评之声似乎比平时更加敏感。本月,两家著名的改革派报纸《青年报》和《青年日报》的编辑阮公溪和黎煌被告知,报社与他们的合同将不再续约,原因很明显:他们的工作干的过于出色。这两家报纸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地揭露官员腐败问题,因2006年联合曝光越南交通部筑路部门欺诈行为而令人瞩目。去年十月,报道该事件的记者被河内法院以“滥用民主自由罪”予以处罚。现在看来,这两家报纸的编辑好像也被剔除掉了。而去年发生的一连串的逮捕事件表明这次言论限制行动比以往的范围更广。  自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之始,政治上的逐步松绑就一直伴随着经济自由化的发展。越南全国现在共发行约七百种报纸,全部由政府控制,但其中不乏比较敢于直言的媒体。同时,一些懂技术的年轻人则通过网络、匿名作者写的博客来了解舆论。这些评论人员越来越热衷于质疑政府的决策。去年,两名记者所在的报纸在他们被逮捕后的第二天,就发表文章公开抨击政府的行为,一下子刺到了政府的痛处。12月,政府出台规定,对在网络上发布政治敏感内容予以限制,以此来约束那些让他们讨厌的博客作者。
  
  新规定的出台,可能导致针对官员的反腐败行动失去动力。尽管官方高调宣扬其取得的反腐成果,但一些评论家认为,在2005年颁布的反腐败法律框架下,只有一些低级官员受到指控。因此,政府似乎正转而给媒体去势,以免大鱼被捉。但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David Koh认为越南的记者也并非无可指责。面对激烈的竞争,部份报纸为了吸引读者不惜编造新闻。前《青年日报》记者Tran Le Thuy认为,由于缺乏一部合适的针对诽谤或隐私的法律,政府在纠正所谓的虚假消息时,除了使用“滥用民主自由”这一政治意味浓厚的指控外,别无他法。
  
  但这一切来的都不是时候,因为现在越南的经济已经初现危机。去年四月份对货币危机的担忧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眼下对越南制造业出口的需求急剧下滑,外国投资也可能因全球信贷短缺而受到抑制,因此,该国将面临二三十年来最急剧的经济衰退。据《经济学人》的姐妹公司经济学人智库预测,2009年越南的经济增长将会减缓,年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6.1%下滑至3.2%。
  
  今年,随着成千上万的越南人面临失业,国内社会不安的风险也必定随之加大。政府可能会通过平息批评之声来重申其权威性。然而,开除或关押记者和博客作者而不是那些腐败官员,绝不会给越南政府赢得赞许之声。  

阅读全文...

2009年1月27日星期二

美国网站监督奥巴马兑现竞选承诺进度

据美国媒体23日报道,美国一家网站设立专栏,专门用来监督总统奥巴马兑现他在竞选期间许下承诺的进度。
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时报》收集了500多项奥巴马在竞选期间许下的承诺,将其列在网上,并为这一专栏取名为“奥巴马计表”,追踪他实现承诺的进度。

奥巴马20日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计表”显示,截至23日,他兑现了7项承诺,其中包括公布总统档案、任命至少一名共和党内阁成员和颁布法令禁止游说人员向政界人士送礼。

此外,还有一项承诺被列为“停滞”、14项为“进展中”、488项“没有行动”。其中,“进展中”项目包括关闭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监狱和允许他女儿在白宫养狗。
阅读全文...

Google Chrome开发版更新至2.0.159.0

Chrome开发版更新至2.0.159.0,修复了tab标签会突然变小,下载时会去到错误目录等严重bug。Google Chrome(谷歌浏览器)是由Google开发的一款可让您更快速、轻松且安全地使用网络的浏览器,它的设计超级简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Google Chrome的特点是简洁、快速.Google Chrome支持多标签浏览,每个标签页面都在独立的“沙箱”内运行,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一个标签页面的崩溃也不会导致其他标签页面被关闭.此外,Google Chrome基于更强大的JavaScript V8引擎,这是当前Web浏览器所无法实现的.

下载:Google Chrome 2.0.159.0
阅读全文...

面子问题

土摩托日记
http://immusoul.com/index.php/archives/623.html
我认识一个印度记者,昨天给我来信说,他看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非常喜欢。但是这部讲述印度贫民窟生活的电影在印度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印度名人在媒体上发表评论,质疑英国电影工作者的动机,指责西方人歪曲印度,鼓励西方游客去贫民窟进行“贫穷旅游”(poverty tourism),丢尽了印度的脸。
怎么样,听起来很熟悉吧?那么,这部电影反应的现实到底是不是存在呢?我去过印度,亲眼看到过贫民窟的样子,确实如此。当然我也可能看错,但那个印度记者朋友也承认,印度贫富差距很大,很多印度穷人的生活至今还是电影里描述的那个样子的。

那么,西方人看了这部电影会不会去印度贫民窟做“贫穷旅游”呢?肯定会。但是,印度那么大,绝对不止有贫民窟,还有很多古迹,那么多文化,游客怎么可能只待在贫民窟?
去贫民窟的游客多了,印度人的脸会不会丢得更多呢?肯定会。但是,关注的人多了,印度穷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改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我不管那个导演的动机是什么,他完全可以只为了钱,但是,你能要求一个电影导演做什么?他用娱乐元素的包装,终于让西方观众看到了真实的印度。任何进步,都必须先知道真相,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这是所有进步的开始。
这部电影本质上并不是娱乐片,而是一部披着娱乐片外皮的纪录片。昨天我又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和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这是一部披着动画片外皮的纪录片,讲的是很多年前发生在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大屠杀。我查了一下历史,发现那次大屠杀并不是以色列人直接干的,而是来自黎巴嫩的基督教民兵干的。以色列军队的错误就在于纵容了那次大屠杀,负有间接的责任。很多看了这部电影的人再一次谴责了以色列,但我想问问,你见过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反思这次大屠杀吗?
这个世界上,凡是落后的民族都是不愿承认错误的民族。凡是不愿进行反思的民族都是落后的民族,这简直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遗憾的是,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样子的。当今中国,进步明显,差距也明显,但我党就是不愿面对现实,只愿意听好话。别的先不说,请问牛博网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不就是说了几句我党的坏话吗?可我党连一句批评的话都听不进去。在这样的政党的领导下,中国可能会有一时的进步,却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强国,老百姓也永远不会过上安逸的日子。
罗大佑早就唱过:“或许你将会真的发现一些奇迹,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如果不抛开面子问题,中国将永远落后于世界。

阅读全文...

传Google年内将推GDrive 或结束传统PC时代

美国科技网站TG Daily报道,Google将于年内推出GDrive服务,用户通过该服务可以将自己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存在互联网上,并可以随时接入那些数据。TG Daily还预测,随着GDrive的推出将使的传统PC变得多余。GDrive可以让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可以接入互联网的地方访问、更新自己的数据,比如邮件、图片、音乐以及办公文档等。

这是Google"云计算"战略的一部分,Google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云计算"服务,而这些"云计算"的数据都将存在互联网上。

Google的一些"云计算"服务,比如Gmail、Google Apps、Picasa等都让传统计算方式变得过时,传统方式将那些数据保存在个人计算机上或者公司网络中。

而且,GDrive可以将Google眼下的"云计算"服务集成一起,更便于用户使用。很多公司都开始使用Google的这些服务以减少开支。

此外,这些免费服务,也将削弱微软传统的靠出售软件盈利的商业模式。TG Daily认为,"GDrive将带来使用电脑的全新改变,而且离Google将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赶下王位又近了几步"。

但有些人士认为,完全相信Google而将所有个人和商业数据都交给Google是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在云端的数据不如在自己电脑里那样安全。

自由软件基金会彼得•布朗(Peter Brown)表示说,"让所有人都可以看见自己所有的数据,这难道没问题?而且,要是Google屈于政府压力,将数据全盘透露给政府,那又会怎样?"

Google曾被指责使用Gmail用户邮件信息向他们投放相应广告。

Google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表示,Google在保护用户隐私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关于GDrive是否很快推出,Google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